udn x 瘋活動 | 給你不只藝種人生
udn瘋活動 讀文創 楊忠衡|如何以DIMF經驗拯救台灣音樂劇?韓國大邱音樂劇節案例研析

楊忠衡|如何以DIMF經驗拯救台灣音樂劇?韓國大邱音樂劇節案例研析

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的成功案例,點出臺灣音樂劇、甚至於表演藝術皆通用的四個欠缺,進而道出突破產業現狀的關鍵所在。

DATE 2021.12.13
文/楊忠衡(廣藝基金會執行長.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)

文化內容策進院於2019年成立,希望經由中介組織的角色,建構出跨部會、跨領域、跨平台的協力合作機制,並且透過整合文化、科技及經濟的能量,催生完整的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,從而帶動產業投資與創新的動能,形塑臺灣的國家文化品牌。

為協助表演藝術產業尋找更多突破與創新的機會,文策院與表演藝術聯盟共同合作,邀請五位業界資深的專家學者諮詢撰文,分別就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、國外成功案例、產業結構發展、團隊經營案例、投資思維轉變五個面向進行探討與梳理。

本篇《如何以DIMF經驗拯救台灣音樂劇?韓國大邱音樂劇節案例研析》由廣藝基金會執行長.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撰文,借助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的成功案例,點出臺灣音樂劇、甚至於表演藝術皆通用的四個欠缺,進而道出突破產業現狀的關鍵所在。

 

進入正題之前,筆者想先說明:在一個經常參加國際音樂劇論壇、參訪、展演的人眼中,相較之下,台灣音樂劇環境簡直就是「悲慘世界」。在本土音樂劇工作者付出生計風險情況下,勉強維持創作與發表的基本生存。若想成就一個健康發展,甚至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,斷無可能。這並不是台灣藝術家資質問題,而是大環境對音樂劇的誤解歧見太多,對音樂劇的重要性與潛能所知太少。

大漢堡和小芝麻

我常比喻,如果韓國提供音樂劇的資源像三層大漢堡,台灣的音樂劇資源就像桌上掉落的小芝麻。記錄韓國音樂劇的後援方案,須要一大冊筆記本;記錄台灣官方對音樂劇的支持則很簡單,那就是「零」,完全不占記憶體空間。

可以輕鬆列舉台灣音樂劇的「五大沒有」:
一、沒有音樂劇的專屬場館
二、沒有音樂劇學校、系所
三、沒有民間組織
四、沒有專門補助經費或投資
五、沒有企業團體支持

雖然民間或公家單位偶而有音樂劇推廣活動,那不過是出自個別主事者的意願,所做的零星案例;既無計畫性,也沒有長久性。與韓國從2014年政府大手筆把音樂劇明訂為「五大核心發展內容」(其他四項為音樂、電影、動畫、電玩)之一,可說天差地別。這五大核心現在如同韓國文創產業五虎將,在全球橫行。

大邱國際音樂劇節(Daegu International Musical Festival,以下簡稱DIMF)創於2006年,至今15年。大邱人口250萬,是韓國第四大城。老實說十年前,台灣關心這個城市的人很少。但是十年後,身邊很多年輕朋友,節衣縮食,就是為了能去DIMF看幾場音樂劇,熱度早已遠超紐約百老匯。

廣藝基金會於2019年組織參訪團,前往DIMF參訪暨研習,建立良好關係。2021年廣藝又與DIMF共同策畫台韓合製音樂劇計畫,首部作品《徽因》韓文版於2021年7月在大邱首演。透過密集與深度互動,對韓方音樂劇工作者建立有血有肉的理解。我希望這篇短文不是資料羅列,而是陳述實際交流心得,點出台韓觀念和做法的不同及原因,找到台灣音樂劇前景之鑰。


廣藝基金會2019參訪大邱音樂劇節(來源:廣藝基金會)

大邱音樂劇節成功的關鍵

追根究底,DIMF能在十年內,在一個和音樂劇並無特別淵源的大邱,造就一個號稱「世界第二大國際音樂劇節」的亮點活動(僅次於紐約音樂劇節 New York Musical Theatre Festival),我認為原因有四:一、對文化藝術的熱情。二、追求卓越、必勝必成的民族性。三、講求效率與方法的務實運營。四、前瞻、遠見與國際觀。

韓國在七、八○年代,政治和經濟表現和台灣在伯仲之間,九○年代後期的1997甚至發生金融危機,國家處於破產邊緣。然而那個危機的年代,反而激發韓國人奮發圖強、追求卓越的企圖心,即使只是前往韓國洽公或旅遊,都可以感受韓國人民的團結與自信心。表現在音樂藝術上,民眾對本國音樂相當擁護,許多國際級指揮家、鋼琴家、弦樂家紛紛出現,唱片行大門總以專櫃展示本國音樂家出版品。K-Pop席捲全世界,打破韓語弱勢的迷思。加上韓國人擅長利用網路和高科技,靈活的市場操作,造成一種速猛的擴張。


大邱音樂劇節頒獎儀式(來源:廣藝基金會)

一、對文化藝術的熱情

任何表演藝術的初心,還是對藝術的喜愛。「韓國音樂劇協會」理事長,DIMF原創音樂劇《杜蘭朵》導演劉嬉聲說,韓國的民族性就是「愛音樂、愛唱歌」。韓國肯定認同音樂劇是當代「唱演」型式,落實到教育體系,三十年前百濟大學首創第一個音樂劇系。目前韓國音樂劇學校多達三十多所,有四年制、二年制和私校,連大學科系有七十多所,每年多達一千五百位受完整教育的學生畢業。

韓國接觸西方音樂劇的時間約與台灣相當,「首爾音樂劇團」團長韓珍燮說,1990年他們首度搬演Lloyd-Webber音樂劇《貓》,方法就是幾個人去紐約看戲,買CD回國土法練鋼,可說非常簡陋。然而三十年過去,在良好教育體系下,韓國在歌唱、表演、舞蹈都已達世界頂尖水準。尤其韓式歌舞,堪稱一絕。相形之下,台灣學界不認同音樂劇價值,至今沒有專業學校和系所。表演者要自己設法學習,,雖有資質,基本功普遍不足。原因分析起來有點複雜,但「觀念」還是關鍵問題。

二、追求卓越、必勝必成的民族性

我於五年前在上海文化廣場音樂劇論壇認識DIMF執行委員長裴成爀,仍然記得這位外表靦腆,但是豪氣四射的韓國代表。談到DIMF核心理想,他仍舉「韓國國父」金九先生的話:「唯一想擁有的是高度的文化力量,因為文化的力量使我們自己幸福,進而給別人幸福。希望我們不要成為模仿別人東西的國家,我們要成為這種高新文化的根源、目標、榜樣。」

是的,DIMF成功原因也許很多,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民族熱情,是發動不起來的。韓國從六○、七○年代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劇,八○年代開始有業餘劇團出現,稱為「萌芽期」。九○年代首爾藝術團、首爾市立音樂劇團成立,開始嚐試本土創作,如《明成皇后》,稱為「起飛期」。兩千年後,韓國奮發圖強,音樂劇各方面都有巨幅成長,包括引進西方大型音樂劇、韓國音樂劇協會成立,開始推動原創。音樂劇場館開始設立、校園開始培植大批音樂劇創作和表演者,稱為「成長期」。DIMF的設立也就是在這個階段。

2010年後業界發展成熟,稱為「產業化」期。2012年文化體育觀光部推出「原創音樂劇培育補助計畫」,一年有超過三百齣音樂劇的產能。國際經典音樂劇落地演出,DIMF成為國際盛會,與世界接軌。筆者曾參加在香港和上海舉辦的韓國原創音樂劇Road Show,文化體育觀光部投入大筆經費,廣邀世界策展人和表演公司,示範最新原創代表作,透過論壇、交易會、簽約會,促成作品進軍海外市場。

交易會上,我詢問《絕代妖姬》製作公司代表,為什麼韓國公司膽敢製作題材那麼偏、技術難度這麼高的作品?原猜想他會回答一些精心規畫的市場策略、行銷創意、票房分析…。結果都不是,那位代表只聳聳肩,輕鬆回答:「因為我們政府很支持!」簡短一句話就讓我語塞。沒有錯,因為政府支持,創作者可以有更大空間挑戰新題材,拉高製作檔次、大膽拓展市場、回饋收益能量。

三十年前幾乎一起出發,韓國音樂劇已經在國際市場橫衝直撞,我們的文化、教育體系…,幾乎原地踏步。

三、講求效率與方法的務實運營

台灣對表演團體的定位是「文化藝術」,但是韓國進入2010年後的「產業期」,認為音樂劇如同汽車和電子產品,是一種可提煉的資源,也就採取和台灣完全不同的扶植態度。

在頒佈「原創音樂劇培育補助計畫」、「五大核心發展內容」後,短短幾年內,韓國實現把DIMF打造成亞洲音樂劇重鎮的夢想。根據文化內容振興院統計,韓國音樂劇以百分之二十年增率成長,2017年韓國音樂劇市場已達韓幣4500億(約新台幣133億元)。

DIMF有別於西方嘉年華式的藝術節,促進產業的用意很強,規畫堪稱周延。主體有三部份,第一部份是典禮,是頒發獎項的年度盛會。第二部份是展演,除兼顧國際節目邀演、本土傑出作品發表,更安排「大學生作品展演」。三種節目、三種訴求、三種目的,聯結國際也向下紮根。

第三部份是節慶活動,每年挖空心思設計,變化多端,是觀光客的最愛。例如:藝穗節、偶像見面會、劇場後台導覽、講座、青少年比賽活動、紀念品展售…等。廣藝參訪期間,大邱市長不但參與典禮盛會,也在廣場主持露天晚宴,冠蓋雲集,代表市府對DIMF的看重和支持。相形之下,要台灣地方首長參與音樂劇活動,只能說是一個「難」字。

DIMF自許「亞洲國家音樂劇發展中心」,還有配套活動。第一是DIMF專屬創作作品,是最受矚目的大秀。第二是對原創音樂劇的支援計畫,第三則是人才培育,包括DIMF音樂劇學院和DIMF音樂劇明星競賽會等。

韓國音樂劇風格廣泛,從實驗傾向的小劇場,到光鮮亮麗的大型音樂劇都有。業界從投資、創作、表演、運營、推廣組織…構成一個完整生態鏈。雖然規模仍比美國娛樂集團小得多,但是因為分工細,每個環節各有專業,與流行樂界無縫聯結。影視明星出演音樂劇、打造偶像光環吸引粉絲觀眾,相當普遍。反觀台灣劇團往往是個體戶,藝術、行政一手包,藝術家校長兼敲鐘,既辛苦、成效也不好,很難進一步擴充。

四、前瞻、遠見與國際觀。

如前所述,韓國音樂劇的蓬勃發展和韓國的歷史過程、民族性有關,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雖然可以看見他們的做法,卻不認為台灣有條件移植。因為最重要的是人的觀念,觀念改了,做法自然會調整。

音樂劇在台灣,是定位不明的孤寡門類。流行樂界不認為是同類,藝文界認為它是娛樂。戲劇界不認同它,音樂界否定它。直到今日文化部「優良團隊補助」,音樂劇都不知該報哪一類,以致許多專業音樂劇團體甘願全年「零補助」苦撐。乍看似乎很有骨氣,其實是自廢武功。產業確實須要國家扶植,才能有好的品質和競爭力。韓國人瞭解音樂劇未來的文化內涵和產業潛力,而且是最適海外「宣揚國威」的載體,因而全力發展。但是台灣文化當局和學界,都無視音樂劇的存在,地球村的時代,不知不覺落後了三十年。以目前環境,我悲觀的認為難有「光彩翻身」的機會。這種內傷,恐怕下一代會感觸更深,這會不會是另一種「禍延子孫」呢?

務實突破的關鍵

無論如何,凡事總要有起頭,才能盼望後面有奇蹟。以官方言,要出現有識之士,認同音樂劇,把它當成像電影、唱片、職棒…一樣的產業,用國家資源去投資,才有機會從弱雞搖身變為金雞。以民間言,如果文策院有遠見,提供足夠資源給有心民間經營者,三到五年經營出一個氣候,或許有機會為台灣音樂劇打開未來。幾億資金,也許只夠買一棟樓,在地表微不足道;但是如果投資在音樂劇產業,它所改造的文化氛圍,也許影響幾世代人的文化和思維。

此時可以借鑑DIMF經驗,要有兼顧足以帶動市場的優質節目,以及固本的推廣、教育活動。尤其後者,雖不能立即有物質收益,但是五年一定可以培育出新的觀眾和有概念的生力軍,帶來下一波的新能量。不求一蹴而幾,只求良性循環,長長久久。

 

【本系列文由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 X表演藝術聯盟共同合作,由文策院授權刊登】

文策院產業諮詢原始連結:
系列一:温慧玟|表演藝術流域的治理想像 —等待新世紀的梅迪奇們
系列二:楊忠衡|如何以DIMF經驗拯救台灣音樂劇?韓國大邱音樂劇節案例研析
系列三:李彥甫|打造長演型產業結構,發展表演藝術產業鏈
系列四:朱宗慶|表演藝術團隊的營運模式:朱宗慶打擊樂團經驗分享
系列五:于國華|投資表演藝術:新市場、新觀念、新策略

Events近期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