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TE 2023.03.09
風景依附於自然之中,但沒有人的介入,自然將與風景無關。
自然在人的進入/介入之下,產生風景。以美術史為例,從中國繪畫到西洋繪畫皆有對風景的描寫與詮釋,隨著近代攝影術的發明到普及的百餘年中,風景的概念也更廣泛的被社會詮釋。當自然被有意的計畫成為更適宜活動的場域,原生動植物的狀態被外來種、人造地形、公共設施介入後,從上述的風景論述架構下切入,也就順勢帶入了社會、階級關係於人造風景中,因此讓自然與風景的關係提升到社會景觀、文化景觀及政治權利等面向的交互關係。
本展為熱蘭遮城400年前導系列展之一,在時間軸上從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切入,當時的計畫內容為現今城市風貌及發展奠定了雛型。臺南被稱作「鳳凰城」的原因傳說有二,其一說法為臺南的起伏地貌如同鳳凰展翅般,形成風水上的鳳凰穴;另一說法則是因道路邊滿開紅花的鳳凰木行道樹,熾烈的南國印象使人記憶深刻。由這兩個說法可見,人們對於同一個描述風景詞彙的認知,會因不同時代背景及因素產生落差。本展試圖討論景觀在藝術創作中的演繹,利用人與自然所產生的關係作為一處錨點,追溯不斷變更層疊的社會軌跡中,藝術家如何詮釋風景與自然,拼湊現在我們眼下所見「府城」近百年來的風景記憶,探討現代化過程中以人為角度涉入自然所造「風景」,進而反思人與自然交互介入後的影響現況。